仲孙羯会合晋国的荀盈、齐国的高止、宋国的华定、卫国的世叔齐、
仲孙羯会合晋国的荀盈、齐国的高止、宋国的华定、卫国的世叔齐、郑国的公孙段、曹国人、莒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邾娄国人修筑杞国的城墙。
晋平公派遣士鞅来访。
杞文公前来结盟。.29.2吴子使札来聘 。
吴无君 ,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 ,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 ,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而勇,饮食必祝曰:“天荀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 。”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 ,僚者长庶子也 ,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 。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 ,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 ,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 。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
秋九月,葬卫献公。
齐高止出奔北燕 。
冬,仲孙羯如晋。吴子:指吴王余祭未死之时。札:即季札、公子札,吴王谒之幼弟,故下文称季子,因封邑在延陵,又称延陵季子。
吴无君,无大夫:《春秋》以往在记列国交往时,出于地域偏见,以吴国为夷狄,所以往往只提吴国而不提吴君及吴大夫名,如9.10.“会吴于祖”、9.14.“会吴于向”,都是。这就是《公羊传》所说的“《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8.15.3)。所以并非吴无君,无大夫,而是《春秋》贬之,使无君,无大夫。
- 境界可以分为造境与写境二类这也是所谓理想派与写实派二派区分的[图]
- 人的生命开始于出生而结束于死亡开始叫做“出”结束叫做“入”所[图]
- 浔阳古县名县治在今江西九江 参军官名吴猛是濮阳人在[图]
- 于是斫逢丑父据《左传》则逢丑父未死郤克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图]
- 出了店门进城来一径到州前来见捕盗厅官人道“顾某有个下处主人江[图]
- 那为什么刘邦最后能够战胜项羽呢?原因就在于刘邦善于用人而项羽[图]
- .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图]
- 有人对秦王说“我感到不解的是大王为什么要轻视齐、楚而小看韩国[图]
- 邓攸东晋时做河东太守在石勒之乱中邓攸带着儿子和侄子逃难遇上贼[图]
- 孔子说“颜家的儿子颜渊大概算得上是道德上近于完美的贤能之士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