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界革命”中黄遵宪取得的成就最大被称为“诗界革命”的一面
在“诗界革命”中,黄遵宪取得的成就最大,被称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他曾在日本和欧美做过20多年的外交官,是戊戌维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提出“我手写我口”的创作原则,强调写诗要反映现实生活,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黄遵宪的诗作题材非常广泛,包括政治、战争、异乡风俗等,用艺术手段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他的代表作有《冯将军歌》《台湾行》《哀旅顺》等。
“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反映了当时的诗人咏唱新时代和新思想的强烈要求。
花间派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
晚唐五代时期的一个词派。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成了群雄逐鹿的猎场,而蜀中地区却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许多文人纷纷避难于此。前后偏安于西蜀的两个小政权自度无力量统一天下,便干脆沉湎于独立王国的安闲之中,歌舞升平,自得其乐。在这种背景下,以娱乐为主的词便流行起来。后蜀宫廷文人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全部是蜀中文人。这些人的词风大体相近,多写男女艳情、离愁别恨,婉转低回,香艳柔软,类似于六朝时期的“艳诗”。后世将集中所选词人及其他有类似词风的词人称为“花间派”。
花间派的代表作家是温庭筠和韦庄,其中,温词香艳华美,韦词则疏淡明秀,两人也代表了花间派的两种主要风格。总体上,花间派词作的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但在思想上格调不高,尤其是一些笔触描写男女燕私时十分露骨,极不符合孔老夫子的“诗言志”的诗教,被后世骂作是“桑间濮上之音”(黄色歌曲)。正因为此,对于北宋的欧阳修、晏殊等正统文人偶有的一些花间词作,后世读者竟不相信是出于他们之手,而猜测是别人的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