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事死如事生”,在墓地为逝者摆设丰富的供品用于祭奠逝者,祭品有酒有肉有果盘。墓祭之礼结束后,参与祭祀的人当场吃掉、喝掉,意为“饮福”,希望逝者能保佑生者,给亲人朋友带来福气。如期举行祭祀之礼,并让子孙观看、学习祭祀之礼,从而传承文化、传承孝道,现代的中国人依旧需要弘扬。虽然许多传统的做法多有改变,但是其中的恭敬之意,诸如如何对待孩子的老师、已故母亲的亲属等等,都值得现代人学习。
(十六)报本之义,豺獭皆知,而况于人?笾豆①之实,牲殽粢醴②之将,自古未有飨③之者也。孝子孝孙,尽心以格祖考④,庶几⑤飨之而已。诚敬之不至,尚何祭祀之有?是不知其本始者也。本始之不知,犹云有子孙乎?
知恩图报的道理,连豺和獭都知道,更何况人呢?盛于笾豆之内的祭品,牛、羊、猪以及谷物、甜酒等,自古以来没有人用这些来祭祀的。这是后来的孝顺子孙,想用丰厚的祭品来感动祖先,或许也能这样祭祀吧?没有诚恳恭敬的态度,即使有了丰厚的祭品,又怎么能算祭祀呢?这是不知道祭祀的根本所在。不知道根本所在,又怎能说得上有了孝顺的子孙呢?笾(biān)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借指祭仪。牲: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殽:同“肴”。粢(zī):泛指谷物。醴(lǐ):甜酒。牲殽粢醴,泛指祭品。飨(xiǎng):祭祀。格:感通,感动。祖考:祖先。庶几:差不多,近似。
张履祥认为祭祀不在于祭品如何丰厚,而在于祭祀的人内心诚敬。祭祀是为了追思逝去的先人,出于对先人的敬畏。一个家族的传承有赖于祖先的血脉,作为一个家族之源,祖先不能被忘记。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祀在于感恩,教育后人传承一代代先人的优秀品质,并启发子孙后代的孝心。
(十七)亲友庆吊,称情量力,以诚为主,不以文①为先。世俗浮奢,非礼之礼,不足循也。称情者,亲亲则有杀②,尊贤则有等。厚其所宜薄,薄其所宜厚,逆情倒施,小人之道也。量力则称家之有无,富而吝财非礼也,贫而求备亦非礼也。
亲戚、朋友之间喜事的庆贺与丧事的吊唁,要衡量情感的亲疏量力而为,以诚心为主,不要把礼仪作为首要的事情。世间的习俗浮夸奢侈,不是真正符合礼法的礼仪,不值得遵循。所谓衡量情感的亲疏,意思是亲戚与亲戚之间有差别,尊者与贤者之间有等第。重视那些应该轻视的,轻视那些应该重视的,做事违反常理,这是小人的做法。量力而为就是要考虑自己家中的情况,富有但是吝啬钱财是不合礼法的,贫困但是事事要求做到完美无缺也是不合礼法的。文:礼节仪式。杀(shài):差,等差。
中国自古就是人情社会,形成了一套礼尚往来的礼俗,主要表现在拜贺庆吊。拜贺庆吊需要通过财物等来体现,有人以财物的多少来衡量感情的深浅,张履祥却认为要根据情感的亲疏并衡量自己的财力,以诚心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日益充裕,礼节和仪式则渐趋简化,以金钱和物品来承载情感成为趋势,人情礼俗呈现出“简化”和“物化”的特点。然而具有传统“人情味”的礼俗,“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辩证地继承和发扬。
正伦理二十(一)礼本诸天地,莫大于名分①之际。尊卑上下,名分所以定也。名分一乱,未有不亡,家国一也。其端多始于嫡庶②、主仆之际,小加大,淫破义,祸乱随之以生。至于夫妻、父子、兄弟爰及③宗族,衅隙④既成,萧墙祸稔⑤,纵不灭绝无后,鲜不数世崩离。《记》曰:“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弃其礼。”古今一辙。
礼源自天和地,没有什么是比名分之间的差别更为重大的。尊卑、上下,名分就是用这些来确定的。名分一旦混乱,没有不因此而败亡的,家庭和国家都是一样。名分的开端多起始于嫡与庶、主人与仆人之间,地位低的凌驾于地位高的,淫乱破坏礼义,灾祸和变乱就会随之发生。以至于夫妻、父子、兄弟以及宗族之间,裂痕既已形成,内部祸乱也已发生,即使还没有灭绝,也很少不是几代以后就分崩离析了。《礼记》说:“要使一个国家衰败,一个家族瓦解,一个人灭亡,必定要先废除礼仪。”从古到今都是一样。名分: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称为“名”,相应的责任、义务称为“分”。嫡(dí):系统最近的、正统的,传统宗法制度中指正妻,正妻所生的孩子。庶(shù):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非嫡配所生的孩子。爰(yuán)及:与。爰,助词,无义。及,与,和。衅隙(xìnxì):裂缝,意见不合,感情有裂痕。萧墙祸稔:祸乱发生在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稔(rěn),事物积久养成。
礼是维系国家和家族的纽带,也是人的立身之本。礼出自周朝,被儒家广泛推崇;法兴起于战国。礼是用于社会活动的指南,法是社会运行的规范,都是用以维护社会安定繁荣、长治久安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倡导继承传统礼治的精神,并非是要取代法治,而是要着眼于人的心理需要,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建立一种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社会秩序机制。